扇贝到底去哪儿?冷水团是不是致死扇贝的“元凶”?
10月31日獐子岛(15.46, 0.00, 0.00%)集团召开海洋牧场灾情说明会,同时发布的一份来自中科院海洋所的会议纪要,被认为是权威科研机构对此事件的定灾证明。
11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向中科院海洋所求证,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称,中科院海洋所没有为此次獐子岛8亿扇贝绝收事件做定灾调查。
此前本报记者采访多位海洋生态和环境以及贝类养殖的专家均称,这份会议纪要并没有说北黄海冷水团是导致扇贝绝收的直接原因。“我们当时只是一个会议纪要,也不是定灾证明,里面没有涉及到灾害,也没涉及到扇贝死亡。”前述中科院海洋所人士称,“(海洋所)之前也没有介入他们这件事(扇贝绝收),是他们(獐子岛公司人士)过来,在我们所开了一个会,目前我们掌握的资料,还是他们在会议期间发布的会议纪要,目前我们也仅仅是到这一块,没有最新的相关的资料。”
本报记者也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科院海洋所在出具会议纪要时,并不知情是作为獐子岛扇贝绝收的定灾使用,并打算于近日再次对此事件作出说明。
但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中科院海洋所为此次事件定灾。他称,“冷水团这个事,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不认为就是我们这次灾害的主要原因,不是有检测平台么,有数据吗,发现异常之后,把数据提供给了海洋专家,根据检测平台的数据,来分析这种状况,通常有可能什么原因。”
10月31日,獐子岛在发布的《关于部分海域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核销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中表述,“经过交流和讨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专家对獐子岛海域底播虾夷扇贝亩产下降的原因达成如下共识。”
11月1日,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水产养殖专业研究领域的专家董双林。他称,在中科院海洋所出具的会议纪要中,并没有阐释虾夷扇贝直接致死的原因。他发现,在公布的报告中,主要是对水文条件的测定,而缺少了一项重要指标氧气。
董双林告诉本报记者,獐子岛是受冷水团影响的边界地区,一般情况下,不会离獐子岛太近,偶尔会上来。一般而言,没有太大问题,不会特别强,就怕冷水团带来的特别因素,比如缺氧,或者温度变化太剧烈。
“长江口岸经常出现大批贝类死亡,大部分是因为缺氧。冷水团有可能导致缺氧,但是没有证据。”他称。
亦有其他水产养殖专家表示,此前未听说冷水团导致虾夷扇贝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