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 欢迎光临水产商务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岱衢族”大黄鱼多起来了
2019/6/18 15:48:09  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
“这放下的都是希望啊,阿拉盼着子孙后代们可以重新吃上野生大黄鱼!”不久前,在县海洋与渔业局牵头组织的2019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现场,随着一条条金黄色的大黄鱼鱼苗跃入大海,在场渔民的目光也随之被点亮。

  岱山人都期待着,曾经生活在岱衢洋的大黄鱼鱼群能重新聚起来,已经久违的大黄鱼汛,能再次回归。

  已经久违 大黄鱼鱼汛有露头之势

  “岱衢族”大黄鱼,得名于岱衢洋,是东海四大经济鱼类之首。“咕咕咕咕,像夏夜池塘里的蛙鸣声。”捕了40多年鱼的岱山渔民胡海鹰回忆说,很久以前,每到农历四五月间是大黄鱼鱼汛期,海面上到处都是此起彼伏的黄鱼叫声,一网打下去,几万十几万斤都有。

  但上世纪90年代,“岱衢族”大黄鱼几乎在舟山海域绝迹。以捕捞大黄鱼为生的渔民无奈转捕其他鱼种。此后,大黄鱼鱼苗成为海洋与渔业部门增殖放流的主要品种。2000年前后,舟山开始增殖放流大黄鱼,此后渔民又逐渐能够捕捞到大黄鱼了。“甲板上蹦蹦跳跳的都是金灿灿的‘金元宝’,好看极了!看着都开心!”衢山镇船老大洪师傅回忆起2011年从海上捕到60多箱野生大黄鱼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阿拉是在农历九月廿五出海,廿七早上8点下网。在十月初四起网的时候发现好多大黄鱼上来了。”洪师傅绘声绘色地描绘那番壮景。

  据了解,当时在该海区作业的衢山渔船有200多艘,粗略计算那次至少捕捞了30吨大黄鱼。之后的几年里,虽无大产量的捕获,但每年都有渔民捕获野生大黄鱼的消息。衢山镇枕头山村渔民张瓦达说,“但像这样的大黄鱼丰产,我已有十多年没见了。久违的大黄鱼汛终于开始露头了。”

  育苗放流 野生大黄鱼传奇再出发

  县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副科长罗峰说,捕捞到野生大黄鱼,和年年增殖放流的政策密不可分。东海进入伏休期以来,我县分次开展增殖放流活动,规模大、范围广。2016年至2018年,我县共投入680万元开展大黄鱼、梭子蟹、日本对虾等增殖放流活动,累计放流各种苗种逾1.8亿尾。“十多年的增殖放流让越来越多的人改变认识,不仅因为渔业部门的宣传,更因为人们看到了放流实实在在的效果。”“岱山本就以大黄鱼出名,舟山的‘岱衢族’大黄鱼闻名遐迩。大黄鱼销声匿迹这么久后又开始出现了,这种久违的感觉真的很让人感动。”采访中不少老渔民激动地说。

  虞吉宏,自退休以来,他一直致力于大黄鱼的育苗、养殖研究,在他和舟山蓝科海洋生物研究所负责人等人的努力下,2014年,我县开始具备大黄鱼育苗能力。“‘岱衢族’大黄鱼游回故乡指日可待。”虞吉宏很有信心地告诉记者。“笃笃笃”,在长涂岛叮嘴门大黄鱼养殖基地,随着养殖工人的敲击声,一斤左右的大黄鱼背脊露出水面,工人用网兜顺势一捞,就见几条大小不一的夹杂金黄色的鱼儿在网内滑动。“这里真不愧是大黄鱼的故乡啊!”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舟山岱衢洋公司负责人张家豪让“岱衢族”大黄鱼重回故乡的游速更快了。

  感恩大海 让海洋资源生生不息

  秋风起、天放晴。家家户户晒鱼鲞,房前屋后、渔港岸边整齐排列着一扇扇“鲞笠”,飘散着浓浓的鲞味。“晒鱼鲞的种类这几年明显增多了,这是好现象。”今年60岁的渔嫂朱玉珍每年都会自制鱼鲞。解剖、洗净、腌制一气呵成,说起鱼获一年比一年多,品质一年比一年好,朱玉珍喜形于色,“我晒给儿女辈们吃,儿女辈传承给下一代……我的愿望是一代一代传下去。”

  岱山依海而生,休渔谢洋在岱山已有悠久历史。每年在休渔谢洋大典现场,记者看到很多“渔老大”带着子孙到现场观看。其中一位“渔老大”说,他祖辈都以捕鱼为生,干这行很辛苦,也很危险。“我的孩子以后可能不再捕鱼为生,但我要让他知道是大海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无论何时都要对大海心怀感恩。”独树一帜的休渔谢洋文化品牌再次向世人传达了海岛人感恩海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源:今日岱山 作者:周婷)

主办单位:山东省海洋局    技术支撑:烟台直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主域名:chinaaquatic.cn    信息反馈QQ:100807000 100080036

水产商务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鲁ICP备11016616号-4